首先,我们来看看第115师的情况:根据《八路军表册》中的记录,第115师的直属营包括了骑兵营、炮兵营、辎重营,此外还有一个教导大队。骑兵营是由原骑兵第2团改编而来,炮兵营和辎重营则是由红74师改编而成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《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暨山东军区战史》中提到,第115师的直属营中还包括工兵营。因此,第115师的直属营数量有时为3个营,有时为4个营。而在第115师的344旅,还存在一个旅直属的警卫营。加上这个营后,第115师的直属营数量大致为4至5个。
这些直属营的归属情况是:骑兵营被派往前线,最终分兵后成为晋察冀军区的老红军基干部队;344旅直属的警卫营也被派往抗日前线,之后多次进行转隶和改编。其余的直属营大多留守在陕甘宁地区,后来改为八路军留守兵团的警备第4团。
再来看第120师:根据《八路军表册》,第120师的直属营包括了骑兵营、炮兵营、辎重营、工兵营和特务营。骑兵营由骑兵第1团改编而来,炮兵营主要由赤水警卫营改编,辎重营由红27军改编而成,特务营则由独立第1师改编,工兵营来自于独立第2师。值得注意的是,《第一二O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抗日战争史》一书中提到,第120师的直属营中还包括了一个通信营。因此,第120师的直属营有5个至6个之多。
这些直属营的部署情况是:骑兵营前往抗日前线,其余直属营则大多数留守。之后,辎重营和炮兵营被改编为留守兵团警备第1团,特务营则改编为警备第5团,工兵营则成为警备第6团。
最后,我们看看第129师的情况:根据《八路军表册》记载,第129师的直属营包括了骑兵营、炮兵营、辎重营、工兵营和特务营。骑兵营由骑兵第3团改编,炮兵营由红30军改编,辎重营是由陕甘宁独立师第3团部分队伍及关中警卫营改编而成,工兵营则由陕甘宁独立师的第1、2、4团改编,特务营来自红29军。第129师的直属营情况比较明确,共有5个营。
这些营的部署情况是:骑兵营开赴抗日前线,不久后恢复为骑兵团;其余各营留守,随后,特务营改编为留守兵团警备第2团,炮兵营成为警备第3团,工兵营转为警备第7团,辎重营则改编为鄜甘独立营。
综合来看,第115师、120师和129师的直属营数量如下:第115师有骑兵营、炮兵营、辎重营和344旅直属警卫营,是否包括工兵营尚有争议;第120师有骑兵营、炮兵营、工兵营、辎重营、特务营,通信营的存在尚未确认;第129师明确有骑兵营、炮兵营、工兵营、辎重营和特务营。若计算上第115师的工兵营和第120师的通信营,则八路军各师的直属营数量为16个;若不算这两个营,则为14个,而这14个营的后续发展较为清晰。
其中3个师的骑兵营和1个旅的警卫营被派往抗日前线,剩余的10个营大多留守陕甘宁地区。这10个营中,9个营被改编或合并成7个警备团,还有一个营则改为独立营。通过这些已确认的直属营,我们不难发现,这些营的实力整合起来,依然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。
值得注意的是,许多直属营虽然名为炮兵营、辎重营,但大多数实际上是由陕北的地方部队改编而来的,甚至有些单位只是换了个名称,依旧是步兵部队。由于这些部队本身就是地方红军,随着主力红军的改编出征后,这些单位便承担了留守任务,之后通过改编成警备团,整合成八路军的留守兵团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